文中创作者将尝试从三个层面去思索这道题型,与你共享~
京东商城在学校招商品见习生抽出了一道面试问题:
怎样用0.01元购到一瓶可乐?
乍眼见去,它是一道很不像样的题型,并且更好像招聘面试经营和营销推广。虽然还可以从经营和营销推广的视角去思索,但假如招聘面试的职位时商品,還是要尽可能从商品的视角去思索。文中尝试从三个层面去思索这道题型。
考察工作能力
思维发散工作能力
产品策划工作能力
思维逻辑
对产品价值和价钱关联的了解
一.从“处理谁的要求”去思索
商品工作人员在明确提出商品解决方法以前,一定要清晰在为了谁解决困难。也就是:确立供应方。放进这道题型上便是:0.01元购到一瓶可乐到底是谁的要求?
把难题越来越更聚焦点是解题的第一步。我们可以将供应方分成三类:客户、服务平台、店家,再去剖析每一个真实身份的要求完成方式。
1.客户的要求
如果是客户的要求,要处理的难题便是“一个人有什么方式能够购到0.01元的可口可乐”,重中之重在「方式」。对于本人的方式十分之多,在这里随意例举好多个:
在外卖app加0.01以旧换新
在拼多多上进行压价
让盆友设宴,给他们费用报销0.01元
进行众筹项目,邀约299人一起买可乐
去一些服务平台参加限时秒杀
买再来一瓶的瓶塞
用0.01元买店家到期可口可乐
去生产商0.01收购瑕疵品
天猫超市翻牌翻来到
2.服务平台的要求
如果是服务平台的要求,那麼就会有2个难题要处理:有什么游戏玩法?商品怎样完成?前面一种是经营要思索的,后面一种是商品要思索的。
经营思索的是「计划方案」,磨练的是方案策划工作能力、整合资源工作能力、品牌推广工作能力;商品思索的是「步骤」和「作用」,磨练的是付款步骤设计方案、后台管理步骤设计方案等商品功底。
以经营特征分析,假如京东商城要做让客户“0.01元买可乐”的主题活动,一定并不是以便卖可乐,只是运用成本费转嫁给,把可口可乐的成本费平摊到别的能造成使用价值的产品上,进而完成赢利。
例如,选购京东会员,能够0.01元买一瓶可乐;再例如,初次启用京东平台&应用京东打白条,付款0.01元换一瓶可乐;还能够效仿麦当劳的Bug营销推广,设定服务平台付款系统漏洞,可口可乐提交订单时的价格都变为0.01元……
对京东商城来讲,上边这种主题活动,要不能产生新的申请注册客户,要不能提升总体的销量。可口可乐的成本费,都转嫁到了客户别的消費产品上。全部主题活动的进行,则必须经营和商品的通力相互配合,经营开展策划方案和实行,商品出示作用开发设计、确保服务平台应用全过程的顺畅。
3.店家的要求
如果是店家的要求,要处理的要求要不是去产能、要不便是组合营销。前面一种是以便在商品到期以前清除库存量,减少损害;后面一种是以便根据对某种商品让价,提高店面总体订单信息量和营收额(也有品牌推广)。
如今许多 店家都是做一些营销来吸引住消费者,例如以便提高客单量,会设定满减优惠;以便提高复购率、晒单率,对消费者给予返利、或赠予抵扣券……
假如想再细一点得话,还能够区别线上和线下,偏重于讲网上(终究是互联网技术)。能够讲一下线上和线下主题活动有什么差别。
例如一些主题活动合适线上下做,却不宜线上上做。你一直在某店家在线充值一百块钱vip会员,扣减0.01能够换一瓶可乐,对客户来讲,线下推广获得权益更立即,网上则必须担负快递费或必须选购别的产品才能够获得。
不必感觉招聘面试商品压根无需考虑到店家的事情,从店家营销推广的视角来回应,能展示出你对电子商务行业营销推广方式的掌握水平。
二.从产品价值和价钱的关联去思索
假定题型要问的便是一般的客户怎样能以0.01元购到一瓶可乐,我们可以先考虑到一个难题:以0.01元选购可口可乐的次数。
次数:买一次?還是一直买?
只享有一次0.01元购到可口可乐,许多 基本方式都能够完成,但这种方式不太适用“之后买可乐都是0.01”。买一次就很少了,前边提到的方式都能够完成。
重中之重说一下「一直买」。一直买有两个方法:让0.01元升值,或让可口可乐减价。
实际上,难题说来说去全是“「0.01元」和「一瓶可乐」互换”的事,非常简单的方式便是让它俩的使用价值越来越对等。
方式1:让可口可乐减价
一瓶可乐包括着人工成本、产品成本、物流成本、品牌包装成本费等,别以为仅仅一瓶可乐,确是由比较复杂的成本费组成的。
返回根本原因上看来,让可口可乐初始标价+盈利之和减少到0.01元,才可以使顾客以0.01元选购到。但在现在社会背景图下是不太可能的。
一个产品不只是由知名品牌方一方标价决策的,正中间必须盈利的也有原料服务提供商、制造厂、地区代理、各种商场超市……除非是逐层出来都接纳0.01元的价钱。
但是她们都必须赢利,假如徒劳无益她们毫无疑问不容易干。因此,让「0.01元的使用价值=一瓶可乐」要比让「一瓶可乐=0.01元的使用价值」要简易行得通一些。